活动目标:
1. 通过亲手制作月饼,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让孩子们体验分享的乐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 面粉、馅料(如豆沙、莲蓉等)、模具、擀面杖等制作材料。
2. 关于中秋节的图片和故事资料。
3. 活动前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向小朋友展示一些关于中秋节的图片,并讲述中秋节的故事,引导孩子认识中秋节以及吃月饼这一传统习俗的意义。
二、探索与讨论
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月饼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接着,可以邀请几个孩子分享自己在家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子的,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实践
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模具压制成型,然后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成果
完成后的月饼可以放在盘子里进行展示,每个孩子都可以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最后,全班一起品尝这些自制的月饼,感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
五、总结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整个过程,询问大家的感受。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这次活动有趣吗?”、“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等,帮助孩子整理思路,加深印象。
六、延伸活动
回家后,建议家长继续和孩子一起探索更多有关中秋节的文化知识,比如查阅相关书籍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拓宽视野。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