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到来,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寒,万物逐渐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
在古代文人墨客眼中,寒露不仅是自然界的变换,更是触发灵感的契机。他们用诗句记录下这一时节独特的景象与情感。以下是一些关于寒露的经典古诗:
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有这样一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香,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虽然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中秋之夜的景色,但其中提到的“桂子香”却让人联想到寒露时节桂花飘香的景象。
宋代梅尧臣的《秋怀》写道:“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这里描绘了寒露时节菊花盛开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明代王穉登的《寒露日杂记》中有一首诗云:“寒露初临雁南飞,清霜满地草木衰。”此诗生动地描绘了寒露时节自然界的变化,大雁南迁,草木开始枯萎,给人以萧瑟之感。
这些古诗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也寄托了他们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寒露节气,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的诗意情怀,品味这份来自岁月深处的宁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