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翻译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我步入古老的寺庙,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树林。蜿蜒的小路通往幽静之处,禅房掩映在茂密的花木之中。山中的光辉让鸟儿欢悦,清澈的潭水倒映出空灵的心境。此时此刻,万物都归于寂静,唯有那悠扬的钟声和磬音回荡在耳畔。
原文阅读
常建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中“曲径通幽处”一句,不仅描绘了小路曲折通向幽静之地的情景,也隐喻着人生道路的复杂与多变。而“禅房花木深”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深远,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最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更是将这种宁静推向极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喧嚣的精神追求。
常建的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部关于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的哲学篇章。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对《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和原文阅读的简要分析,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这首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