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核心科目之一,全面考察了考生的逻辑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下是对该套试题的部分题目进行简要解析,并附上参考答案。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
例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精美。
B. 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我们应该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D. 老师表扬了班上所有同学的进步情况。
解析:
A选项中,“内容”与“插图”搭配不当;B选项中,“经过……使”造成句式杂糅;D选项中,“表扬……情况”搭配不当。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数量关系部分
这一部分重点测试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例题:
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成本为10元/件,乙产品的成本为15元/件。若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为240元,则最多可以生产多少件甲产品?
解析:
设甲产品生产x件,乙产品生产y件。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0x + 15y = 240。化简后为2x + 3y = 48。为了使甲产品数量最多,需尽量减少乙产品的数量。当y=0时,2x = 48,解得x=24。因此,最多可以生产24件甲产品。
参考答案: C
三、判断推理部分
本部分旨在评估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
例题:
所有的A都是B,有的B不是C。那么以下哪项一定成立?
A. 所有的A都不是C。
B. 有的A不是C。
C. 有的C是A。
D. 所有的C都是A。
解析:
根据题干条件,“所有的A都是B”,意味着A包含于B;而“有的B不是C”,说明B与C之间存在交集但不完全重合。由此推断,A中的某些元素可能属于C,也可能不属于C。因此,只有B选项“有的A不是C”一定成立。
参考答案: B
四、资料分析部分
这部分要求考生快速准确地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作出合理判断。例如:
例题:
下表显示了某公司2011年度四个季度的销售额(单位:万元):
| 季度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 销售额 | 50 | 60 | 70 | 80 |
请问该公司全年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额是多少?
解析:
全年总销售额为50+60+70+80=260万元。全年共有4个季度,因此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额为260 ÷ 4 = 65万元。
参考答案: A
以上仅为部分试题的解析示例,实际考试中还有更多类型的问题等待考生解答。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未来的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