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小型经营场所如餐饮店、零售店和小型服务行业(统称“三小场所”)的数量不断增加。然而,这些场所由于面积狭小、人员密集且消防设施不足,往往成为火灾隐患的高发区。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三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特制定以下整治标准。
一、场所布局与疏散通道
1. 合理分区:三小场所应明确划分营业区、仓储区及生活区,避免混杂堆放易燃物品。
2. 疏散通道畅通:确保疏散通道宽度符合规定,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出口处需保持无障碍,并安装应急照明灯。
3. 安全出口数量:至少设置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若面积较小可酌情调整但必须保证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二、电气线路与设备
1. 线路规范敷设:所有电线须穿管保护,严禁私拉乱接电线;老化破损线路应及时更换。
2. 电器设备合规使用:禁止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冰箱、空调等大功率设备的工作状态。
3. 开关插座防护: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开关插座需具备防水功能,避免因水汽引发短路事故。
三、消防器材配备
1. 灭火器配置:根据场所规模配备干粉灭火器或其他适用类型的灭火器,并放置于显眼位置便于取用。
2. 消火栓系统维护:对于有条件安装自动喷淋系统的场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烟雾报警装置:应在每个房间内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并连接至监控中心以便及时发现火情。
四、日常管理措施
1. 防火巡查制度:建立每日防火巡查记录表,由专人负责检查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源。
2. 员工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和灭火方法。
3. 应急预案演练:制定详细的灭火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法律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总之,“三小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经营者以及广大民众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希望通过本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几率,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