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何须问主人。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译文:
在堂前随意扑打枣子,这是允许邻居自由采摘的行为,无需特意询问主人。虽然你担心远方的客人来打扰,但采取这样的措施显得有些多余。即使设置了疏篱笆,也显得过于认真了。我已经诉说过频繁的征税使百姓贫困至极,如今又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想到这些不禁泪湿衣襟。我多么希望有千万间宽敞的大房子,能够庇护天下的贫苦读书人,让他们都能开怀欢笑!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杜甫一贯的悲天悯人情怀。首联描述了诗人对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包容。颔联则通过“防”、“插”等动词,描绘出一种不必要的防范心理,暗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猜忌与隔阂。颈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深切忧虑。尾联则是杜甫著名的理想表达,渴望为天下寒士提供安居之所,体现了他“穷年忧黎元”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充分展示了杜甫作为“诗圣”的人文关怀精神。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杜甫个人的情感世界,更能体会到他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