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其中,《子鱼论战》是一篇极具代表性的文章,展现了古代军事智慧与哲学思考的结合。以下是《子鱼论战》的原文及其现代汉语对照,供读者参考。
原文: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现代汉语对照:
楚国攻打宋国,目的是为了救援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坚决劝阻说:“上天已经遗弃商朝很久了,您却要复兴它,这是不可饶恕的行为。”宋襄公没有听从。冬季十一月己巳日初一,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阵势,而楚军尚未完全渡过泓水。司马请求说:“敌众我寡,趁他们还没有全部渡河的时候,请允许我们出击。”宋襄公回答:“不行。”等到楚军全部渡河但还未布阵时,司马再次建议进攻,宋襄公依然拒绝。直到楚军摆好阵势后才下令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部受伤,护卫人员几乎全军覆没。
这篇短文不仅记录了一场失败的战役,更揭示了当时领导者的决策失误以及对战略时机把握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原文和现代汉语版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