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以为妈妈的味道是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是她为我准备的小零食,又或者是她亲手织的毛衣。可长大后才发现,那味道其实藏在许多不经意的瞬间中。
那天放学回家,天阴沉沉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溅起水花。我缩着脖子走进家门,却闻到一股熟悉的香气——那是炖汤的味道!我脱下湿漉漉的外套,换上拖鞋,发现桌上摆着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旁边还有一盘切好的青菜和一小碟咸菜。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每次生病时,妈妈总会端来一碗这样的汤,一边喂我喝,一边说:“喝了这个病就好了。”
我坐下来慢慢喝了一口汤,温热的感觉从舌尖蔓延开来,浓郁却不油腻,带着一丝淡淡的清香。这味道让我恍惚间觉得自己回到了童年,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可是抬起头时,却发现妈妈正站在门口看着我笑。
“怎么样?是不是还是以前的味道?”她问。
我点点头,却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记忆中的画面突然涌上心头:小时候,我总是挑食,不爱吃青菜,但只要妈妈把汤端上来,我就会乖乖地吃完;上学后,每逢考试前,她都会煮一锅汤给我补身子;甚至有一次我熬夜复习,半夜醒来竟然看到她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这些细碎的画面拼凑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无声的歌,而妈妈就是这首歌的创作者。
“妈妈,谢谢你。”我终于开口说道,“不管什么时候,你做的东西都让我觉得安心。”
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没有说话,只是转身去收拾碗筷。但我注意到,她的眼角似乎多了一丝笑意。
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妈妈的味道”。它不是简单的食物香气,而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这种味道始终陪伴着我,给予我温暖与力量。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即便长大成人,我依然会怀念小时候妈妈做的每一顿饭吧。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记忆,更是一份深沉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