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的海洋中,这一句“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吸引着无数读者。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它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一种孤独感,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原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首联“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描述了诗人将船停靠在烟雾弥漫的小洲上,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又增添了几分新的愁绪。这里的“客愁新”点明了诗人作为一个异乡人的孤独与无奈。
颔联“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广阔无垠的原野让天空显得更加低矮,仿佛贴近树木;清澈的江水倒映着明月,似乎月亮就在眼前,给人以亲近之感。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颈联“日暮征帆何处泊?”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视线从眼前的景色转向远方。傍晚时分,那远行的船只会在哪里停泊呢?这一问充满了对未知旅途的担忧以及对归途的渴望。
尾联“天涯一望断人肠”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站在遥远的天涯,遥望故乡的方向,想到自己身处异地他乡,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此句道出了漂泊者的共同心声,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更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读罢此诗,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个黄昏时刻,一位孤独的旅人在江边默默伫立,凝望着远方,心中满是惆怅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