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原文、注释、译文及作者介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经典之作。此词气势磅礴,情感激昂,充分展现了辛弃疾壮志未酬却仍心系家国的情怀。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 醉里挑灯看剑:在醉酒中挑亮灯光,凝视宝剑。
- 梦回吹角连营:从梦中醒来,听到军营号角连天。
- 八百里分麾下炙:指士兵们共享美食。
- 五十弦翻塞外声:指乐器奏响边塞战歌。
- 沙场秋点兵:秋天在战场检阅军队。
- 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奔驰如飞。
- 弓如霹雳弦惊:弓箭射出如雷鸣般震撼。
- 了却君王天下事:完成君王统一天下的大业。
- 可怜白发生:可惜年华已逝,满头白发。
译文:
醉酒之中挑亮灯光,仔细端详着那把长剑。恍惚间梦醒,耳边传来军营中连绵不断的号角声。将士们共享着烤肉的美味,悠扬的乐曲奏响边疆的战歌。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着整装待发的士兵。
战马奔腾如闪电般迅捷,弓箭射出的声音如同霹雳般震耳欲聋。希望能完成君王统一天下的大业,即使死后也能留下英名。可叹如今岁月蹉跎,已是满头白发,壮志难酬!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排挤,壮志未酬。其词风豪放悲壮,充满爱国情怀,与苏轼并称“苏辛”,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