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高僧志公所作的《十二时辰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修行的道理和生活的智慧。以下为这首诗的译解,帮助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其中深意。
子时(23:00-1:00):
夜深人静思己过,独坐幽篁理心魔。
莫让尘世喧嚣扰,守住本心是正道。
丑时(1:00-3:00):
梦中修行亦难得,静观内心自省多。
世间纷扰皆如梦,醒来方知一切空。
寅时(3:00-5:00):
黎明破晓曙光现,万物苏醒生机显。
早起勤修功德事,日出而作福自来。
卯时(5:00-7:00):
晨光初照洗心灵,晨钟暮鼓警世人。
莫负青春好时光,勤耕善田结善果。
辰时(7:00-9:00):
早餐过后精神爽,工作学习皆宜忙。
事事有度心不乱,修身养性乐无疆。
巳时(9:00-11:00):
阳光明媚天地宽,心怀慈悲待众生。
善行积德天必佑,人间处处有春风。
午时(11:00-13:00):
正午阳光最炽热,饮食适度身体健。
放下烦恼享片刻,心平气和福自来。
未时(13:00-15:00):
午后时光宜小憩,调养生息精神振。
修养身心齐努力,内外兼修方为智。
申时(15:00-17:00):
夕阳西下黄昏近,一天劳作即将尽。
回顾今日所行事,善恶分明记心中。
酉时(17:00-19:00):
黄昏落幕夜幕垂,家庭团聚共享欢。
亲情温暖心更安,共享天伦乐融融。
戌时(19:00-21:00):
夜晚降临思过往,阅读经典悟真谛。
书香伴夜增智慧,宁静致远心常安。
亥时(21:00-23:00):
夜深人静入眠去,放下万缘心归一。
修心养性守本分,一夜好梦到天明。
通过这样的译解,我们可以看到志公禅师在《十二时辰歌》中对一日生活的安排充满了智慧与哲理。从子时到亥时,每一时段都有其特定的修行意义和生活指导,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修心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