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我坐在书桌前,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映出淡淡的银辉。桌上摊开一本泛黄的诗集,那是祖母留给我最珍贵的礼物。每当我翻开它,那些古老的诗句仿佛带着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而静谧的时代。
小时候,我不懂诗的意义。只觉得那些拗口的文字枯燥无味,总是在课堂上偷偷画小人儿来打发时间。然而有一天,父亲递给我一首陶渊明的《饮酒》,并轻声念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声音温润如春风拂过心田,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诗的力量——它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流淌着情感的生命之歌。
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去理解这些诗。起初只是机械地背诵,后来却发现,每首诗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一段人生。读李白的豪放,仿佛置身于他笔下的大江大河;读杜甫的沉郁,又让人忍不住叹息世事沧桑。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诗了。它们像老朋友一样陪伴着我,在孤独时给予慰藉,在迷茫时指引方向。
记得有一次考试失利,心情低落得几乎要放弃努力。那天晚上,我翻开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他的文字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穿透阴霾,让我重新振作起来。原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诗,就还有希望。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但与诗为伴的习惯从未改变。有时候,我会在清晨泡一杯茶,静静地吟诵几句苏轼的词句;有时候,则会在夜晚挑灯夜读,任凭脑海中浮现出古人的身影。诗教会我如何欣赏生活的美,也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有人说,现代人不需要诗,因为科技让我们的世界变得高效而忙碌。但我始终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诗歌永远是我们灵魂深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的情感历程,更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是谁,以及为何而活。
于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再次捧起那本诗集,让它带我穿越时空,去倾听那些跨越千年的回响。与诗为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