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公司各类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与高效使用,规范设备管理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故障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设备采购与验收
1. 设备选型:设备采购前需由技术部门进行充分论证,选择符合生产需求且性价比高的设备。
2. 供应商资质审核: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及售后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采购设备质量可靠。
3. 验收标准:设备到货后,由技术、质检和使用部门共同参与验收,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和技术参数。
二、设备日常维护
1. 定期保养: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操作。
2. 点检记录: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并填写点检记录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维修管理:建立维修台账,记录每次维修的时间、原因、更换部件等信息,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
三、设备安全操作
1. 培训教育: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熟悉设备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标识:在设备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注意潜在危险。
3. 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设备档案管理
1. 档案建立:每台设备应建立完整的档案,包括购置日期、技术资料、维修记录等信息。
2. 动态更新:随着设备的使用情况变化,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保持信息准确无误。
3. 存档保管:档案资料应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或损坏。
五、设备报废与更新
1. 报废条件: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极限,或者因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时,可申请报废。
2. 更新流程:新设备引入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其性能优于旧设备,并能带来经济效益。
3. 处置方式:报废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回收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各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落实各项规定,共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