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信息管理学基础
课程代码:XXX001
学分:3
总学时:48(其中理论课时40,实践课时8)
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信息管理学基础》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管理的核心原理,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信息管理概述
- 信息的概念与特性
- 信息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 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与挑战
2. 信息资源管理
- 信息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 信息资源的采集与组织
- 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 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 数据库技术
- 网络技术
- 云计算与大数据
4. 信息安全管理
-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
- 风险评估与控制
- 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
5. 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
- 系统需求分析
- 系统设计与开发
- 系统测试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
-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参考教材与资料
1. 教材:
- 《信息管理学基础》,张三著,出版社A,出版年份B。
2. 参考书目:
- 《信息资源管理》,李四著,出版社C,出版年份D。
- 《信息安全导论》,王五著,出版社E,出版年份F。
七、教学进度安排
| 周次 | 内容安排 | 教学形式 |
|------|----------------------|----------------|
| 1| 信息管理概述 | 讲授 |
| 2| 信息资源管理 | 讲授+案例分析|
| 3| 数据库技术 | 实验教学 |
| 4| 网络技术 | 讲授+实验教学|
| ...| ...| ...|
八、实践环节
1. 数据库系统安装与配置
2. 信息资源检索与分析
3. 信息安全演练
九、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分析;
3. 具备信息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4. 能够独立完成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设计与实施。
十、总结
《信息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信息管理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为《信息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化的学习路径,确保他们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