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回顾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阅读训练
1. 诗歌背景:请简要介绍陆游创作此诗的时代背景。
答: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处于偏安江南的状态,北方大片领土被金国占领。陆游一生致力于恢复中原,但屡遭排挤,壮志难酬。《书愤》正是他晚年回忆自己抗金经历时所写,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愤慨。
2. 艺术特色: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及其表现手法。
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早岁”与“衰鬓”的对比、“气如山”与“空自许”的对比等,突出了岁月流逝和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矛盾。同时,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楼船夜雪”“铁马秋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雄浑悲壮的氛围。
3. 主题思想:概括《书愤》的主题思想。
答:《书愤》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自身壮志未酬的感慨。诗中既有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最终寄托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理想。
4. 名句赏析:“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两句有何深意?
答:这两句引用了诸葛亮的《出师表》,高度评价了诸葛亮忠心辅国的精神,并以此反衬自己的处境。陆游认为诸葛亮的事迹千古流芳,而自己虽有同样的志向却未能实现,隐含着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对历史英雄的仰慕。
5. 情感表达:请谈谈你对诗中“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的理解。
答:这一句中,“塞上长城”指的是古代用来抵御外敌的重要防线,这里象征着保卫国家的重任。然而,“空自许”则表明尽管诗人曾经立志承担这样的责任,但实际上却未能有所作为。这句诗饱含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
总结
《书愤》是一首充满激情与感慨的作品,它不仅是陆游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时代背景下无数爱国志士共同心声的体现。通过对本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还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书愤》这首诗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