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知道未经允许不能擅自离开幼儿园。
2. 学会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通过游戏和故事引导幼儿理解私自离园可能带来的危险。
活动准备:
1. 准备一些与安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2. 制作一个小故事《小兔子乖乖》(讲述小兔子在幼儿园里玩耍时想要独自回家,结果迷路的经历)。
3. 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比如模拟幼儿园的大门、围栏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可以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待在幼儿园吗?”通过互动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故事讲解
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私自离园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情况。例如,迷路了找不到家人,或者遇到陌生人等情况。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幼儿明白私自离园的危害性。
三、讨论环节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里想出去玩,应该怎么做呢?”鼓励孩子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可以总结并强调,只有得到老师的同意,并且由老师带领才能离开幼儿园。
四、情景模拟
设置一个模拟场景,比如“幼儿园门口”,邀请几位小朋友扮演“老师”、“家长”以及“小朋友”。让孩子们轮流尝试扮演不同角色,在游戏中体验如何正确地进出幼儿园。
五、儿歌学习
教孩子们一首关于安全的小儿歌:
“幼儿园里不乱跑,
出门必须问声好;
跟着老师手牵手,
安全第一最重要。”
六、总结回顾
最后,请每位小朋友说说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加深对安全知识的印象。
延伸活动:
可以将此主题延伸到家庭中,让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在家也养成良好习惯,比如外出时要告知父母去向,避免单独行动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认识到私自离园的危险性,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