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关于“义人”的说法,尤其是在宗教和道德讨论中。那么,究竟什么是圣经上所说的“义人”呢?
首先,“义人”这个概念源于《圣经》,尤其是《旧约》和《新约》中多次提及。从字面上理解,“义人”指的是那些遵循上帝旨意、遵守律法并展现出正直、善良品格的人。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评价,而是一种信仰状态。
在《旧约》中,“义人”往往与敬畏神、行公义、爱邻舍等行为联系在一起。例如,《诗篇》中提到:“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明祂向那心存诚实的人所显的能力。”(诗篇14:2)这里的“诚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正直和对神的忠诚。
而在《新约》中,“义人”的含义更加深化。耶稣基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对“义”的理解。不再是通过严格遵守律法来获得称义,而是通过信靠耶稣基督,因着祂的恩典成为义人。保罗在《罗马书》中写道:“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1:17)
因此,圣经中的“义人”不仅是外在行为上的表现,更是内心对神的顺服和信任。这种义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赚取的,而是出于神的恩典,通过耶稣基督实现的。
总结来说,圣经上所说的“义人”,是一种与神建立正确关系的状态。它强调的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注重内心的虔诚和对神的完全依赖。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就能更好地理解何谓真正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