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绿肥红瘦”这一词组如一抹清新的画卷,跃然纸上,令人回味无穷。它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原文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短短数语,却勾勒出一幅春日雨后庭院的景象。
那么,“红瘦”具体指的是哪种花呢?答案便是海棠花。海棠花在春天绽放,娇艳欲滴,然而经过一夜风雨的洗礼,花瓣凋零,显得稀疏而憔悴,故称“红瘦”。相对而言,“绿肥”则形容枝叶因雨水滋润而愈发繁茂浓密。这对比鲜明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李清照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也寄寓了她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关于“绿肥红瘦”的出处,它首次出现在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中。李清照作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见长。“绿肥红瘦”这一佳句,正是她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化作文学创作的经典范例。此词一经问世,便广受赞誉,成为后世传颂的名篇。
“绿肥红瘦”不仅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要学会接受变化与失去。正如海棠花虽短暂盛开,但其美丽却永远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这种对生命的豁达态度,至今仍能引发现代读者的共鸣。
综上所述,“红瘦”即指海棠花,而“绿肥红瘦”则源于李清照的《如梦令》。这句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