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对于我来说,幸福是那些被时间雕刻在记忆深处的瞬间,它们如同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琥珀,将平凡的日子定格成永恒的美好。
小时候,最让我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过年。每到腊月,家里的气氛就会变得格外热闹。母亲会拿出珍藏已久的红纸和剪刀,坐在窗边开始剪窗花。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身上,映衬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画面。我总是趴在旁边,看着那些红纸在她的指尖翻飞,变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似灵动的小鸟,还有的宛若飞舞的雪花。那一刻,我觉得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人。
“妈,这个怎么剪啊?”我忍不住问道。
母亲微笑着停下手中的动作,耐心地教我如何折叠纸张、设计轮廓。“剪窗花讲究的是耐心与细心,”她说,“一刀下去,可不能后悔。”于是,我也学着拿起剪刀,笨拙地模仿着她的每一个步骤。虽然最后的作品并不完美,但那份亲手制作的满足感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当除夕夜来临,整个村庄都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大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孩子们则围着火炉嬉戏打闹。等到天完全黑下来,父亲点燃了院子里的大红灯笼,而母亲则把我们亲手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顿时,屋内亮堂了许多,也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息。站在门口向外望去,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远处传来阵阵鞭炮声,仿佛在为这温馨的时刻伴奏。
后来长大了些,学业繁忙起来,回家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传统工艺的实践活动,老师让我们尝试学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我再次拿起剪刀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儿时与母亲一起剪窗花的情景。那熟悉的触感让我感到无比亲切,也勾起了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从那以后,我开始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向母亲讨教更多的技巧。她依旧像从前一样,手把手地指导我,并告诉我许多关于剪纸背后的文化故事。原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图案其实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比如寓意吉祥如意的牡丹、象征长寿健康的松柏,还有表达美好祝愿的双喜临门……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如今,我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剪纸作品了。每当看到自己精心雕琢出来的成品,内心总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重温了童年的快乐,更收获了一份珍贵的亲情纽带。
幸福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表现形式,它往往藏匿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里。就像那些被刻下来的幸福时光,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能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愿我们都能珍惜当下,用心去感受身边的每一份温情,让这份幸福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