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这篇文章通过邹忌巧妙地运用类比手法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君臣之间智慧交锋的魅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及其答案。
一、基础知识填空
1.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
2. 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的__________。
3.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意思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翻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
2.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所有大臣和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人,将得到最高的奖赏。
三、问题解答
1. 邹忌为什么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
邹忌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是因为他从妻、妾、客的不同回答中意识到,人们对他的评价受到了情感因素的影响。妻子偏爱他,妾畏惧他,客人有求于他,因此他们的回答并不客观。
2. 齐威王最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听取意见?
齐威王根据邹忌的建议,颁布了三条政令:一是鼓励群臣和百姓当面批评自己的过错;二是允许私下议论朝政;三是对提出有益建议的人给予奖励。
四、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齐威王,你会如何处理邹忌的进谏?为什么?
如果我是齐威王,我会认真对待邹忌的进谏,并采纳他的建议。因为邹忌的进谏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他高超的劝谏艺术。通过广开言路,我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意,及时纠正错误,从而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一些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