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指南录后序》是一篇充满深意的文章,它由文天祥所著,是其在国难当头之际写下的感人篇章。本文将呈现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的对照版本,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天祥的思想和情感。
原文: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翻译: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负责指挥各路军队。当时元军已经逼近京城门外,无论是作战、防守还是撤退都已经来不及了。朝廷的大臣们聚集在左丞相府中,没有人能想出应对的办法。恰在此时,使者频繁往返,元军邀请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去见面,大家都认为我去一趟或许能够避免灾祸。国家到了这个地步,我不敢顾惜自己的生命;心想元军或许还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起初,我作为使者出使他国,从未有人滞留在敌方,我也想再去一次北方侦察情况,回来后再寻找救国的方法。于是我辞去了丞相的职务,第二天,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发。
以上是《指南录后序》的部分原文及其翻译对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文天祥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忠贞爱国的情怀以及面对国难时的坚定决心,令人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