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ài hè shī zhòng
解释:形容因过分偏爱某事物或某些人,而失去大众的支持和信任。
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闵公二年》,讲述了卫懿公因溺爱鹤而失去民心的故事。
卫国有一位国君名叫卫懿公。他非常喜欢鹤,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在他的宫殿里,养了成百上千只鹤,还给这些鹤穿上锦缎衣服,派专人伺候它们的生活起居。不仅如此,他还封了许多鹤为“官职”,比如“大夫”“将军”等,让它们享受各种特权。
一天,邻国突然发兵攻打卫国,卫国百姓都希望国君能够带领大家奋勇抵抗。然而,卫懿公却说:“我还有这么多宝贝的鹤呢!现在它们需要我的保护,我怎么可以离开?”于是,他命令士兵们带着他的鹤一起出征。
军队行军途中,士兵们怨声载道,因为鹤不仅吃得多,而且行动迟缓,拖慢了整个队伍的速度。许多士兵甚至开小差逃走了。而那些被封为“官职”的鹤,更是连战场都不敢上,只会躲在队伍后面啄食。
最终,卫国军队在战场上大败,卫懿公也被敌人杀死。而那些被当作“将军”的鹤,则在混乱中四散而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过于偏爱某样东西或某个人,往往会忽视更重要的事情,导致失去更多宝贵的东西。因此,凡事都要学会权衡轻重,不可本末倒置。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爱鹤失众”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教训,更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避免因小失大,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