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献。以下为《论语》的部分章节原文及其现代汉语译文。
第一章 学而篇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有修养吗?”
第二章 为政篇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立足社会,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明白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第三章 八佾篇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选择不与仁德之人相处,怎能算是明智呢?”
以上仅为《论语》部分内容的展示。全书共二十篇,涵盖了孔子关于道德、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言论。《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哲学也有深远影响。通过阅读和理解《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古人的智慧,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