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全国高考中,语文科目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深入考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逻辑思维。本文将对2017年全国卷二的语文试题进行深度解读,并结合实际案例,为未来的考生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一、作文题目的核心价值
2017年全国卷二的作文题目以“人生需要脚踏实地”为主题,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这一题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评分标准来看,文章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特质:
1. 真实情感:文章应展现考生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避免空洞的说教。
2. 清晰结构:论点明确,层次分明,能够有效支撑中心思想。
3. 创新表达:鼓励考生运用新颖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来阐述观点。
例如,一位考生通过讲述自己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这样的例子既贴近生活,又能引发共鸣,是值得借鉴的写作方式。
二、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势
阅读理解部分在2017年全国卷二中继续延续了对文本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视。试题涵盖了文学作品、实用类文本以及论述类文本等多种类型,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信息提取与整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考阅读理解逐渐增加了对细节推敲的要求。比如,在分析某段文字时,不仅需要理解其表面含义,还需挖掘作者隐藏的情感态度或深层意图。这种变化提醒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
三、古诗文默写与鉴赏
古诗文默写依然是每年高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7年全国卷二选择了杜甫的《登高》作为默写内容之一,这道题目不仅检验了学生对于经典名篇的记忆情况,同时也考验了他们对诗句意境的理解程度。
同时,在古诗文鉴赏方面,题目设置更加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意象分析外,还加入了比较阅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不同作品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备考策略建议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日常积累: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典文学知识,都需要长期坚持复习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2. 注重实践训练:多做历年真题,熟悉各种题型的同时也能提高解题速度。
3.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
4. 保持良好心态:考试当天放松心情,发挥出最佳水平。
总之,《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解析——全国卷二》为我们展示了语文科目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场知识技能的较量,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阅。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这条求知之路上不断进步,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