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住在乡下的一座小山村里。那时候,村子里的夜晚总是黑漆漆的,只有少数几户人家装得起电灯。而我的爸爸,就是那个常常在夜晚提着工具箱走街串巷的人。
我的爸爸是一名退休的老党员。他年轻的时候,村里的电力设施还不完善,很多地方都用不上电。看到村民们因为没有电而生活不便,爸爸就主动学习电工技术。他白天忙完生产队的工作,晚上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自学电路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掌握了维修和安装电灯的技术。
从此以后,只要哪家的电灯坏了,或者谁家想装电灯,都会来找爸爸帮忙。爸爸总是随叫随到,从不推辞。记得有一次,一个邻居的大儿子要结婚了,可是新房里还没有通电。时间紧迫,大家都很着急。爸爸听说后,二话不说就带上工具去了。那天下着大雨,泥泞的小路让爸爸走得特别艰难。但爸爸还是准时赶到了现场,冒雨帮他们接好了电线,装上了电灯。当电灯亮起的那一刻,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暖的光芒,新郎新娘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却只是笑着摆摆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爸爸不仅帮助乡亲们解决用电问题,还经常义务为村里的公共设施检修电路。比如村头的大喇叭、村部的会议室照明等等,都是爸爸一手操持的。有一次,村里的水泵坏了,导致农田灌溉无法进行,大家非常焦虑。爸爸知道后,立刻带着工具去检查。经过一番仔细排查,发现是水泵的线路老化短路了。爸爸马上动手修理,一直忙到深夜才把水泵修好。第二天清晨,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向田地,农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爸爸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刻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爸爸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渐渐明白了什么是无私奉献。
如今,村子里的电力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了,但爸爸依然保持着那份热心肠。偶尔还有人找他帮忙,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爸爸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在我心中照亮前行的道路。
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位普通的退休党员,一个默默无闻却让人敬佩的人。他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