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巫》是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所著的一篇寓言故事,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揭示了人性中的虚荣与无知。以下为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越有善相人者,自谓能得祸福之先兆,其乡之人咸信之。一日,有疾者请其视病,越巫曰:“君之疾,乃鬼神所祟也。”遂作法于庭,焚香祝天,击鼓呼号,作种种怪异之声,若有所见者。久之,越巫伪作恐惧状,曰:“鬼神怒矣!吾不能敌,当速逃!”乃奔入室中,闭门不出。病者惊惧,果疾愈。
注释:
1. 越:古国名,在今浙江一带。
2. 相人:观察人的面相以判断吉凶。
3. 祟:迷信中认为是鬼怪作祟。
4. 祝天:向天祈祷。
5. 伪作:假装。
翻译:
越地有一位擅长看相的人,自称能够预知祸福的征兆,乡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天,有人生病了,请他来看病。越巫说:“你的病,是鬼神在作祟啊。”于是他在庭院里做法,焚香祷告,敲鼓呼喊,做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仿佛真的看到了什么。过了很久,越巫假装害怕的样子,说:“鬼神发怒了!我无法对抗,必须赶快逃跑!”然后跑进屋里,关上门不出来。病人感到非常惊恐,果然病好了。
这篇短小精悍的故事通过越巫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来治病的情节,讽刺了那些利用他人无知来谋取利益的行为,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要轻信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