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2002年-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学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6

2025-05-01 14:03:23

问题描述:

2002年-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学真题解析:单项选择题6,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1 14:03:23

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司法考试作为法律从业者的重要门槛,其试题涵盖了广泛的刑法知识点。本文将对其中一道典型的单项选择题进行深度解析,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条文及其背后的法理逻辑。

题目如下:

【例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盗窃罪?

A. 甲在商场内趁人不备,窃取他人钱包。

B. 乙在深夜潜入邻居家偷走电视机。

C. 丙在公园内捡到他人遗失的手表并据为己有。

D. 丁在公交车上故意抢夺乘客财物。

正确答案是 B。

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盗窃罪的基本定义。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盗窃罪的关键要素包括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和客观上的秘密窃取行为。

选项A描述的情境中,虽然甲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秘密性,但其对象是他人随身携带的钱包,这种情况下更倾向于构成抢夺罪而非盗窃罪。抢夺罪的特点在于公开夺取他人财物,且通常发生在受害人能够感知到财物被夺取的过程中。

选项B中,乙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他选择了深夜潜入邻居家,并秘密窃取了电视机。这一行为既满足了秘密窃取的要求,也体现了非法占有的主观意图。

选项C中的丙虽然捡到了他人遗失的手表,但捡拾遗失物并不自动构成犯罪。只有当丙明知该手表属于他人且有能力归还却拒绝归还时,才可能构成侵占罪。因此,此选项不符合盗窃罪的定义。

最后,选项D中丁的行为属于公然夺取他人财物,这明显构成了抢夺罪,而不是盗窃罪。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B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通过本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准确把握各罪名的具体构成要件对于解答此类题目至关重要。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应试技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