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沁园春长沙译文及写作背景

2025-05-01 17:11:32

问题描述:

沁园春长沙译文及写作背景,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1 17:11:32

译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左右,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逐渐觉醒,但革命的道路依然艰难曲折。毛泽东作为早期的革命者之一,他在这首词中既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词中的“谁主沉浮”正是毛泽东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疑问与期待。他通过回忆年轻时与朋友们共同探讨救国之道的经历,展现了革命者的理想主义情怀。同时,“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则体现了他对封建势力的蔑视和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总之,《沁园春·长沙》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激情与思索的政治宣言,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