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岿然不动岿然不动的意思、解释和出处

2025-05-01 22:42:19

问题描述:

岿然不动岿然不动的意思、解释和出处,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1 22:42:19

在日常交流或文学作品中,“岿然不动”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某种稳固的状态或者事物在外界变化中的坚守。它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还展现了汉语词汇的精妙之处。本文将从词义、解释以及出处三个方面对“岿然不动”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

一、岿然不动的字面含义

“岿然”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意为高大而稳固的样子;“不动”则表示静止不变。合起来,“岿然不动”便描绘出一种巍峨耸立、坚定不移的形象。这种状态既可指物质层面的坚固不移,如山岳般屹立不倒;也可引申至精神层面的坚定执着,比如面对困难时毫不动摇的决心。

二、词语的具体释义

从语境来看,“岿然不动”通常用于描述那些在时间长河中始终保持自身特质的事物。例如,在自然景观中,高山可以被视为“岿然不动”的象征,无论风吹雨打,始终屹立于天地之间。而在社会文化领域,“岿然不动”也可以用来赞美某些传统习俗或价值观念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鲜活有力。此外,在文学创作中,该词也经常被赋予象征意义,用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坚定信念或某种超然的态度。

三、词源考究及经典出处

关于“岿然不动”的最早记载,可追溯至《庄子·天下篇》。文中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不仁”,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冷漠无情,而是强调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处世态度。随后,《荀子·天论》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理念:“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两段文字共同奠定了“岿然不动”所传递的核心思想——即世间万物皆遵循自身的规律运行,不会因外力干扰而改变本质。

此外,在后世诗词歌赋中,“岿然不动”同样屡见不鲜。唐代诗人杜甫在其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此句虽未直接使用“岿然不动”,但其意境与之高度契合,充分体现了作者渴望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情怀。

综上所述,“岿然不动”不仅是一个简洁凝练的成语,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内涵。无论是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还是结合具体场景展开联想,都足以让人感受到汉语词汇的独特魅力。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并加深大家对该成语的认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