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表达忠诚和建议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臣良将精神的典范。以下为原文及解析: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解析:
文章开头,诸葛亮首先陈述了当时蜀汉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分裂,资源匮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依然有众多忠臣志士坚守岗位,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这都是因为他们感念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希望能在后主刘禅时期继续尽忠报国。因此,诸葛亮恳切地建议后主应当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激励有志之士的勇气,避免过分自卑或轻视自己,更不能因为言语不当而阻断了忠臣进谏的道路。
这篇表文不仅展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忠臣的高尚情操。通过这份表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他个人对于责任与忠诚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