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目录及课时安排

2025-05-02 04:04:30

问题描述: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目录及课时安排,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2 04:04:30

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以其系统性和科学性受到广泛认可。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人教版初中数学的总目录以及相应的课时安排,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规划学习进度。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 1.1 正数和负数(2课时)

- 1.2 有理数(4课时)

-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6课时)

-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6课时)

- 1.5 有理数的乘方(4课时)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 2.1 整式(4课时)

- 2.2 整式的加减(6课时)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 3.1 从算式到方程(4课时)

-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8课时)

- 3.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6课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 4.1 几何图形(4课时)

- 4.2 直线、射线、线段(6课时)

- 4.3 角(6课时)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 5.1 相交线(4课时)

-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6课时)

- 5.3 平行线的性质(6课时)

第六章 实数

- 6.1 平方根(4课时)

- 6.2 立方根(4课时)

- 6.3 实数(6课时)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 7.1 平面直角坐标系(4课时)

-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6课时)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4课时)

-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8课时)

-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6课时)

八年级上册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9.1 不等式(4课时)

-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6课时)

-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课时)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10.1 统计调查(4课时)

- 10.2 直方图(6课时)

第十一章 三角形

-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4课时)

-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6课时)

-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6课时)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 12.1 全等三角形(4课时)

-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8课时)

八年级下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 13.1 轴对称(4课时)

- 13.2 画轴对称图形(6课时)

- 13.3 等腰三角形(6课时)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 14.1 整式的乘法(6课时)

- 14.2 因式分解(6课时)

第十五章 分式

- 15.1 分式(4课时)

- 15.2 分式的运算(6课时)

- 15.3 分式方程(6课时)

九年级上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 16.1 二次根式(4课时)

-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6课时)

-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6课时)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 17.1 一元二次方程(4课时)

- 17.2 解一元二次方程(8课时)

- 17.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6课时)

第十八章 二次函数

- 18.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课时)

- 18.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6课时)

第十九章 圆

- 19.1 圆的基本性质(4课时)

- 19.2 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6课时)

- 19.3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6课时)

九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概率初步

- 20.1 概率初步(4课时)

- 20.2 用列举法求概率(6课时)

第二十一章 反比例函数

- 21.1 反比例函数(4课时)

- 2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课时)

第二十二章 旋转

- 22.1 图形的旋转(4课时)

- 22.2 中心对称(6课时)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数学的总目录及课时安排,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通过合理分配时间,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