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贺兼呈畏之员外》,原文如下: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剑栈风樯各苦辛,
别时冰雪到时春。
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韩偓(字冬郎)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有离别的感慨。其中,“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两句尤为著名,常被后人引用。
“桐花万里丹山路”,这里的“桐花”象征着春天和新生,“丹山”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山,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之地。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广阔而美丽的画卷,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世界。
“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年轻的韩偓比作“雏凤”,而将年长者比作“老凤”。雏凤的鸣叫声比老凤更加清新悦耳,寓意着年轻人往往比前辈更有活力、更具创造力。这句话不仅是对韩偓才华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后辈成长的欣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一方面,他为友人的离去感到不舍;另一方面,他又为友人的前程充满期待。这种矛盾心理正是诗人在面对人生际遇时的真实写照。
在当今社会,“雏凤清于老凤声”这句话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前辈的经验与智慧,也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并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