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成现代汉语为:
傍晚时分,寒蝉鸣叫得格外凄凉,在长亭边,一场急雨刚刚停歇。在京城门外设宴饯行,却毫无兴致,正在依依不舍之际,船夫却催促着要出发。握着彼此的手,含泪对视,竟哽咽得无法言语。想到这一去,前路漫漫,千里之外烟波浩渺,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广阔无垠的南方天空。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感伤,更何况是在这冷清萧瑟的秋天!今晚酒醒后,又将在何处?或许是那杨柳依依的岸边,伴着清晨的微风和残缺的月亮。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即便将来有再多的美好时光,也如同虚设一般。即便心中有着千般柔情蜜意,又能向谁倾诉呢?
这首词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将离别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了柳永对自然景色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深厚的艺术修养。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对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一种升华,因此能够跨越时空,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