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所著的《洛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为原文与翻译: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翻译:
在黄初三年,我朝见京城之后,返回途中渡过洛水。古人提到此水之神,名为宓妃。受到宋玉对楚王讲述神女故事的启发,我创作了这篇赋。
当时我的精神恍惚,思绪分散。她的身形,如同惊飞的鸿雁般轻盈,又似游动的蛟龙般柔美。她容颜光彩照人,像秋天的菊花那样艳丽,又如春天的松树那般繁茂。她的身影仿佛被轻云遮住的明月,又如随风飘舞的雪花般灵动。远远望去,宛如初升的朝阳映照着朝霞;近前细看,则如清水中的荷花般鲜艳。
以上便是《洛神赋》的部分内容及其翻译,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篇千古流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