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及翻译

2025-05-02 07:35:53

问题描述: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及翻译,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2 07:35:53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完璧归赵”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与胆识,也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以下为《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的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翻译:

秦昭襄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以及侍从看,众人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到秦王没有补偿赵国领土的意思,就走上前说:“这块璧玉上有瑕疵,请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将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于是拿着璧退后几步站定,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几乎要顶起帽子,对秦王说道:“大王想要得到这块璧玉,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自己的强大,用空洞的话来索要璧玉,恐怕即使给了我们璧玉,也不会兑现承诺给予我们城池。’因此商议决定不把璧玉交给秦国。我却认为普通人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更何况是大国呢!而且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就违背强大的秦国的好意,这是不妥当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带着璧玉前来,亲自在朝廷上呈递国书。为什么这么做呢?是为了尊重您作为大国的威严并表示应有的恭敬。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普通的宫殿接见我,礼节显得非常傲慢;得到了璧玉之后,又把它交给妃嫔们玩赏,以此来戏弄我。我认为大王并没有真正打算补偿赵国城池,所以我只好再次拿回璧玉。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那么我的头颅今天就要和璧玉一起撞碎在这根柱子上了!”蔺相如说着,举起璧玉对着柱子准备砸下去。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蔺相如面对强权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他巧妙地利用秦王的心理,成功保住了国家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一事件也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案例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