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初中语文(文言文及沈括《活板》原文和译文)

2025-05-02 09:51:04

问题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及沈括《活板》原文和译文),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2 09:51:04

在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北宋科学家沈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敏锐的观察力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梦溪笔谈》作为他一生学术成就的总结,不仅记录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将聚焦于这部经典著作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活板》。

《活板》是沈括对于印刷术发明及其改进过程的生动描述。文章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深刻的技术思想和社会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人类追求效率与创新的精神。

以下是《活板》的原文及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字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各字,置于木格中,以备查点。

【译文】

宋仁宗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百姓,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是用胶泥雕刻文字,字模的厚度像铜钱的边缘一样薄,每个字单独成为一个印体,经过火烧使其变得坚硬。首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涂抹一层由松脂、蜡混合纸灰制成的物质。当需要印刷时,将一个铁框放置在铁板上,然后密集地排列字印,直到填满整个铁框成为一整块,再靠近火源加热。等到药物稍微融化后,用一块平整的木板按压字面,这样印刷出来的字就会平整得如同磨刀石一般。如果只是印刷两三本书籍,并不算简便;但如果印刷几十几百上千本书籍,那速度就非常惊人了。通常会制作两块铁板,一块用于印刷,另一块则可以同时进行排版工作。这样,当第一块铁板上的印刷完成后,第二块铁板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它们,片刻之间就可以完成大量印刷任务。每一个字都有多个印体,例如“之”、“也”这样的常用字,每种字都有二十多个印体,用来防止一整块铁板内的重复字不够用的情况发生。如果不使用这些印体时,可以用纸条标记各个字的位置,并存放在木格里,以便日后查阅。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沈括对这一伟大发明的高度评价以及对细节的关注。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得书籍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而是逐渐普及到了普通大众之中。这种技术革新不仅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为后来的全球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活板》不仅是对一项伟大发明的记录,更是对我们祖先不懈探索精神的一种礼赞。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汲取灵感,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