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篇章。在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长征中的几个重点归纳:
一、战略转移的背景
长征的起因在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对根据地的进攻不断加强,红军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二、长征的主要历程
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至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途经十一个省份,行程两万五千里。期间,红军经历了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著名战斗。
三、长征的意义
长征不仅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而且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长征的影响
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力量,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长征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长征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