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商业合作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采购方和供应方而言,一份清晰且详尽的供货范围清单能够有效减少误解与纠纷,提升合作效率。以下是一份基于实际需求设计的“供应商供货范围清单-模板”,旨在为供需双方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部分
1. 合同编号:用于标识本次合作的具体合同文件。
2. 签订日期:记录双方正式签署协议的时间点。
3. 甲方(采购方)信息:
- 公司名称
- 联系地址
- 联系方式
4. 乙方(供应方)信息:
- 公司名称
- 联系地址
- 联系方式
二、供货产品或服务描述
1. 产品类别及规格
列出所有将由乙方提供的具体商品或服务类型,并附上详细的技术参数、型号等信息。例如:
- 商品A:型号X,规格Y,数量Z;
- 商品B:型号P,规格Q,数量R。
2. 包装要求
说明货物包装的标准以及是否需要特殊处理(如防震、防水等)。
3. 运输方式
明确交货地点、运输方式及费用承担方。
三、质量标准与验收方法
1. 质量标准:引用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规范作为依据。
2. 验收流程:规定验收时间、地点以及参与人员名单。
四、交付时间表
根据项目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交付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 每批次货物预计到达日期;
- 最终全部货物完成交付的时间节点。
五、付款条款
1. 预付款比例:通常情况下会约定一定比例作为前期款项。
2. 尾款支付条件:一般会在收到货物并确认无误后支付剩余款项。
3. 发票开具方式:确定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
六、违约责任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违约情形提前设定相应的赔偿措施,比如延迟交货时需支付的日罚金比率等。
七、其他补充事项
这部分可以用来填写一些未尽事宜,比如售后服务承诺、保密协议等内容。
以上就是一份完整的“供应商供货范围清单-模板”的框架示例。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希望这份模板能帮助到正在寻找此类资料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