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中,《淮阴侯列传》是一篇极为重要的篇章。它记录了韩信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从他的贫贱出身到成为汉朝开国功臣的经历,再到他最终的悲剧结局。这篇传记不仅展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多面。
原文片段
原文如下: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由是怨望,遂投于项羽,后归刘邦。
翻译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县人。起初,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生活贫困,品行不好,因此没有被推选去做官吏,也不能经营商业谋生。他常常依靠别人吃饭,许多人因此厌烦他。曾经有一次,他寄居在一个乡下的南昌亭长家中吃住,住了好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扰,于是提前做好早饭,并在室内偷偷吃完。到了吃饭时间,韩信来了,却没有准备饭菜给他。韩信察觉到了他们的意图,于是愤然离去。从此心怀不满,后来投奔了项羽,之后又转而归附刘邦。
字音注释
- 布衣 (bù yī):指普通百姓。
- 推择 (tuī zé):选拔的意思。
- 商贾 (shāng gǔ):商人。
- 蓐食 (rù shí):早晨在床上进食。
- 绝去 (jué qù):断然离开。
通假字
- 不得推择为吏 中的“择”通“则”,意思是遵循规则。
- 竟绝去 中的“竟”通“境”,表示环境或状况。
通过以上对《淮阴侯列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复杂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典范,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