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作为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考察了考生的逻辑推理、语言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下为部分真题及其详细解析,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目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次比赛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B.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事业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C. 在这次会议中,大家各抒己见,气氛非常热烈。
D.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吹毛求疵,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解析:选项A中的“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而非形容比赛表现;选项B中的“登峰造极”比喻技艺或事业达到顶峰,但此处语境并不合适;选项C中的“各抒己见”表示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符合语境;选项D中的“吹毛求疵”意为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与语境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数量关系
题目2: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了总量的1/3,第二天完成了剩余部分的1/4,第三天完成了第二天结束后剩余部分的1/5,则第三天完成的工作量占总量的多少?
解析:设总工作量为单位“1”。第一天完成1/3后,剩余2/3;第二天完成剩余的1/4,即(2/3)×(1/4)=1/6;第三天完成第二天结束后的剩余部分的1/5,即[(2/3)-(1/6)]×(1/5)=(1/2)×(1/5)=1/10。因此,第三天完成的工作量占总量的1/10。
三、判断推理
题目3:
所有的猫都有尾巴,这只动物有尾巴,所以这只动物是猫。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逻辑推理中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问题。虽然所有猫都有尾巴,但这并不能推出有尾巴的动物一定是猫,因为其他动物也可能有尾巴。因此,此推理不成立。
四、资料分析
题目4:
根据以下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 年份 | 销售额(万元) |
|------|----------------|
| 2010 | 50 |
| 2011 | 60 |
| 2012 | 70 |
| 2013 | 80 |
问:2013年的销售额比2010年增长了多少百分比?
解析:2013年的销售额为80万元,2010年的销售额为50万元,增长额为80-50=30万元。增长百分比计算公式为(增长额/基期值)×100%,即(30/50)×100%=60%。因此,2013年的销售额比2010年增长了60%。
以上仅为部分真题及解析,希望对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在复习过程中,建议考生多做练习题,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