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中考试题来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一、选择题
1. 《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美景的喜爱
B.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人分离的悲痛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正确答案:B
解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心境。面对美好的春光,诗人却因国家动荡而伤心落泪;听到鸟儿的鸣叫,也感到心中不安,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与无奈。
2. 下列哪一项不是《春望》中体现诗人爱国情怀的内容?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正确答案:C
解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主要表现了诗人因忧国思家而愁白了头发的情景,并未直接体现爱国情怀。
二、简答题
1. 请解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含义。
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信显得格外珍贵,价值万金。这句诗反映了战乱年代通信的艰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人平安的深切挂念。
2. 请结合全诗分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艺术效果。
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国家破碎后的荒凉景象。尽管山河依旧存在,但昔日繁华的城市如今却满目荒芜,草木茂盛,无人问津。这种强烈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战乱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创伤,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以上就是关于《春望》中考试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