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古老的村庄里,夜幕降临,月光洒在破旧的小路上,显得格外清冷。风穿过空荡荡的巷子,带来一丝凉意。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这一天,村子里突然来了几个官差。他们手持令牌,面色严肃,挨家挨户地敲门,要求每户人家交出壮丁去服兵役。村民们早已疲惫不堪,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面露愁容。
就在官差来到杜家门前时,杜老汉正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他的妻子则在屋内忙碌着准备晚饭。听见敲门声,杜老汉心中一紧,他知道今晚又要发生什么了。他连忙招呼家人,将年幼的孙子藏到床底下去,自己则硬着头皮去开门。
门外站着两名官差,一个年纪稍长,另一个看起来却很年轻。“你们这里有没有成年的男子?”长者问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杜老汉哆嗦着回答:“大人,家中只有我和我的妻子,再无其他男人。”官差冷眼扫视了一圈院子,显然不信,又追问:“真的没有吗?”
杜老汉急得满头大汗,急忙解释说自己的儿子早年战死沙场,如今只剩下这两位老人和一个尚未成年的孙儿。官差却不为所动,执意要带走杜老汉充军。双方争执间,杜老太从屋里冲了出来,哭喊着求饶:“求求你们放过他吧!我们已经没有亲人了,如果再没了他,我们可怎么活啊!”她一边哭一边扑倒在官差脚下,试图拦住他们。
然而,官差根本不管这些哀求,强行将杜老汉拖走。杜老太绝望地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悲戚之中,没有人敢出声,只能听见杜老太低声的啜泣。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杜老汉的妻子还在院子里发呆。她的目光空洞,似乎还沉浸在昨晚的痛苦中。这时,杜老汉悄悄回来了,他脸色苍白,脚步踉跄。原来,他在半路趁乱逃回了家。但这样的日子又能持续多久呢?谁也不知道。
夜深人静的时候,杜老汉一家围坐在一起,虽然勉强团聚,却难掩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他们知道,这场战争不会轻易结束,而他们的苦难也不会停止。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无数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灵深处难以愈合的创伤。杜老汉一家的故事虽小,却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残酷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