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袁枚在注释中提到,这首诗是他游历乡村时有感而发。首句“牧童骑黄牛”,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牧童骑在黄色的牛背上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次句“歌声振林樾”,通过描写牧童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树林间,进一步渲染了田园风光的生机勃勃。第三句“意欲捕鸣蝉”,点明牧童的行为动机,即他想要捕捉正在鸣叫的蝉。最后一句“忽然闭口立”,则刻画了牧童在发现目标后突然停止歌唱,屏住呼吸准备行动的姿态,将牧童的专注与机敏表现得淋漓尽致。
袁枚特别强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他认为,牧童的行为象征着人在追求目标时的态度——既要敏锐地观察周围环境,又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种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袁枚还指出,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语言的简洁与意境的深远。短短二十字,却能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并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这种创作手法体现了袁枚一贯主张的“性灵说”——诗歌应当表达真挚的情感,反映真实的个性。
总之,《所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成为了袁枚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注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袁枚的艺术理念及其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