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训练题(有答案)

2025-05-04 23:35:33

问题描述:

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训练题(有答案),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4 23:35:33

在初二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精选的练习题,结合详细的解答过程,帮助大家巩固知识。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1. 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 当物距介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接下来,我们进入具体的练习题部分:

例题1

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30厘米,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请问成像的性质是什么?

解析

根据公式 \(\frac{1}{f} = \frac{1}{u} + \frac{1}{v}\),其中 \(f\) 为焦距,\(u\) 为物距,\(v\) 为像距。代入数据计算得到 \(v = 15\) 厘米。由于 \(u > 2f\),所以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题2

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20厘米,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请问成像的性质是什么?

解析

同样使用公式 \(\frac{1}{f} = \frac{1}{u} + \frac{1}{v}\),计算得到 \(v = 20\) 厘米。由于 \(u = 2f\),所以成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

倒立等大的实像。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到,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最后,再次强调,理解透镜成像规律不仅需要记忆基本公式,还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熟悉各种情况下的成像特点。祝大家学习顺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