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篇经典启蒙读物,由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周兴嗣编纂而成。全文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按照四言诗的形式排列,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等多个领域,是学习汉字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教材。
原文及拼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解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描述了天地初开时的状态,玄黄代表天地的颜色,洪荒则描绘出宇宙混沌未分的样子。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说明了日月运行的规律以及星辰的位置分布。“盈”指月亮圆满,“昃”表示太阳偏西。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体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春夏秋冬各有其特点,万物也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收获、休养。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解释了历法中闰年的设置是为了调整时间与季节的关系,使一年的时间更加准确。同时提到音乐中的律吕用来调节阴阳和谐。
通过这篇简短的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他们对于宇宙秩序的理解。《千字文》不仅是一本识字书,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