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是一项针对电子计算机场地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重要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子计算机机房在选址、设计、施工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旨在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首先,在选址方面,《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计算机机房应远离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以及强电磁干扰源,同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和供电可靠性等因素。此外,机房的位置还应当避免地震断裂带或洪水泛滥区域,以降低自然灾害对设备的影响。
其次,在建筑设计上,《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强调了防静电、防火、防水等措施的重要性。例如,机房地面必须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并铺设防静电地板;墙体和天花板应采用不燃材料,并设置适当的通风系统;同时还需要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
再者,在电力供应方面,《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要求提供双路供电方案,确保即使其中一路发生故障也能保证正常工作。此外,还需配置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以及备用发电机,以便应对突发停电情况。对于精密仪器而言,稳定的电压和频率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建议安装稳压器或调压器来维持供电质量。
另外,《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还特别关注了环境控制问题。为了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硬件损坏,机房内需安装空调机组并保持恒定适宜的温湿度水平。同时,空气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去除灰尘颗粒,从而保护敏感元件免受损害。
最后,在安全管理方面,《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也给出了具体指导。包括但不限于门禁制度、监控录像保存期限等内容。只有通过严格的出入登记程序才能进入核心区域;所有进出记录都必须妥善保存至少三个月以上时间。
综上所述,《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为建设现代化高效能电子计算中心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标准框架。它不仅涵盖了物理层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也兼顾到了软件层面的操作流程优化。遵循这一规范有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潜在风险发生概率,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