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这节课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和深刻的情感渗透,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一、情境创设:触动心灵的起点
窦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腻的表达,将课堂氛围营造得如同散文般温馨而感人。她通过一段背景音乐和一段深情朗诵导入课文,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这种情境创设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激发了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和共鸣。特别是当她提及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时,学生们眼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好奇,更多的是敬佩与同情。
二、朗读指导:情感的层层递进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秋天的怀念》作为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尤其需要通过朗读来传达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窦老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她没有简单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机械朗读,而是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段落的情感深度。例如,在朗读母亲临终前的话语时,窦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出语气,然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点评。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让全班同学在比较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三、问题探究:深入文本的核心
窦老师的课堂始终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为什么作者要以‘秋天’为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秋天”所象征的意义,最终得出答案——秋天既是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是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它承载着希望与失落、成长与成熟。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
四、情感升华:生命意义的探讨
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窦老师并没有急于结束课堂,而是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谈谈自己对于亲情的理解以及如何珍惜当下。这种开放式讨论让整堂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原本局限于文本内部的学习活动延伸到了现实生活当中。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故事,有的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整个教室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氛。
总的来说,窦桂梅老师的这节《秋天的怀念》评课稿,充分体现了她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好的语文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礼。希望今后能够多学习窦老师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