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的厨房总是弥漫着各种香味。炖肉的醇厚、蒸鱼的鲜美、炒菜的热气腾腾……这些味道构成了我对家最深的记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离开了那个熟悉的小屋,也离开了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忙碌的生活让我习惯了外卖和速食,却很少再有机会品尝到那种熟悉的味道。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回到了故乡。推开老屋的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子里的桂花树依旧挺立,墙角的藤蔓爬满了岁月的痕迹。走进厨房时,我愣住了——母亲正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翻滚的汤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回来啦?”她回头冲我一笑,眼神中满是惊喜,“饿了吧?我去给你做点吃的。”
那一刻,我的鼻子突然酸涩起来。曾经我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那些味道,可当它们再次萦绕在鼻尖时,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站在一旁,看着母亲熟练地切菜、调味、翻炒,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自然,仿佛时间从未改变过什么。
“你别站着,坐下歇会儿。”母亲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依言坐下,却发现自己的手不自觉地伸向了桌上的碗筷。母亲端上了一盘热腾腾的红烧排骨,还有几样简单的家常小菜。我夹起一块排骨送入口中,瞬间闭上了眼睛。
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那熟悉的味道,那细腻的口感,那藏在每一块肉里的爱意,全都回来了。我忍不住问:“妈,你怎么还记得这个做法?”
母亲笑了,说:“傻孩子,这可是你从小最爱吃的呀!每次你回家,我都会多做些。”
原来,无论走得多远,母亲始终记得我的喜好。而那些看似普通的一餐一饭,其实承载着她无尽的心意。我低下头,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我总是以为自己足够坚强,能够适应任何环境,但此刻我才明白,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吃完饭后,我帮母亲收拾碗筷。她看着我,突然说道:“以后别总在外面凑合了,有空就回来吃顿饭吧。”
我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我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化,只有回到家,才能真正尝到那份属于妈妈的味道。
窗外夕阳西下,余晖洒进屋内,给整个房间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我坐在桌边,手中捧着一杯热茶,感受着这份久违的宁静与满足。这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幸福,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的小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