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北宋-苏轼《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原文、译文及注释文)

2025-05-06 16:37:05

问题描述:

北宋-苏轼《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原文、译文及注释文),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6 16:37:05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著称,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蕴含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在众多诗作中,《望海楼晚景五绝》尤为著名,其中第二首更是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流传至今。

原文

白露横江水接天,

高楼孤影倚苍烟。

风来水面波光碎,

月出山头桂影悬。

译文

白色的雾气笼罩着江面,与远处的天空相连成一片。高楼上孤独的身影依偎在朦胧的云烟之中。微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打破了平静的波光;月亮从山头升起,映照出桂树的影子,仿佛悬挂于空中。

注释

1. 白露横江:指清晨或傍晚时分,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雾气,横跨江面,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水接天:形容江水辽阔,与天际相接,给人以开阔无垠之感。

3. 高楼孤影: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看到自己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单,映衬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4. 倚苍烟:高楼仿佛依靠着那缥缈的云烟,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

5. 风来水面波光碎:轻风吹拂,水面荡漾,原本平整的波光被打破,呈现出破碎的美感。

6. 月出山头桂影悬:明月从山头缓缓升起,其清辉洒下,将桂树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仿佛悬挂在半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苏轼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无论是白露横江还是月出山头,都体现了他善于捕捉瞬间之美并赋予其深远意义的艺术功力。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也让人感受到这位旷世才子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宋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