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经典的史论文章,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历史教训。以下是对这篇文章中一些重点句子的翻译:
1.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翻译:不是武器不好,也不是作战不努力,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2.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翻译: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严寒酷暑,披荆斩棘,才有了如今的一点土地。
3.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翻译:子孙对这些土地却不怎么珍惜,轻易地将它们送给别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
4.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 翻译: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这样之后才能睡一个安稳觉。
5.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翻译: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那就会比六国还要糟糕。
通过这些句子的翻译,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洵对于六国灭亡原因的深刻剖析。他强调了贿赂秦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这种历史反思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也为后来的政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